作为全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省份,江苏省基于前期新污染物调查监测工作,结合本省产业结构分布特征,在位于泰州市的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和位于连云港市的大浦工业区推进试点监测。两园区共布设了地表水及饮用水水源地点位28个、污水点位32个、环境空气点位13个,对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内分泌干扰物等七大类新污染物进行监测。目前,江苏省两个试点地区已完成了第一期实际样品采样工作,正在开展分析测试。
江苏省开展的治理工作是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一个缩影。新污染物治理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污染物治理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体现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的新要求。随着新污染物治理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部将加强科技支撑,抓好新污染物治理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摸清新污染物的“家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黄润秋指出,新污染物的“新”,是相对于公众所熟悉的传统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_2.5)而言的。新污染物通常是指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所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比较隐蔽,即使以低剂量进入环境,也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环境安全等带来风险和隐患。
当前,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动落实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筛选了4000余种具有高危害、高环境检出的化学物质,开展生产使用情况摸底调查,逐步掌握分布情况,摸清了新污染物的家底;将国际上已禁止和限制使用,且在我国仍有生产使用的化学物质优先纳入评估计划,对其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评估;印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对14种具有突出环境风险的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管控措施,严守风险底线。”黄润秋说。
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布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并着手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相关工作。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新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环境风险隐蔽等特点。尽管我国已构建了逐级识别、分类管理的新污染物防治体系,但相关防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科学认知不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薄弱等困难和挑战。因此,把新污染物防治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抓好关键技术攻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也表示,新污染物治理在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科技支撑、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特别是在科技支撑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启动化学品环境管理与新污染物治理,但新污染物治理对科技支撑要求较高,我国亟待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学研究与技术能力建设,打造国家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科技战略力量,推进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董战峰说。
研发新污染物高效去除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研发新污染物绿色替代品、替代技术,制定化学物质环境与健康危害评估、暴露评估、优先评估化学物质筛选等多项技术标准,推动新污染物高效去除技术研发和应用,针对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新污染物,开发适用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饮用水等领域的先进处理技术,并加强示范推广。”董战峰说。
研究发现,水环境是新污染物的主要载体,超过90%的新污染物会进入水体。以全氟化合物为例,全氟化合物属于新污染物,在全球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邓述波说,在众多去除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技术中,实用性最强的是吸附技术。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胺化纤维材料、阴离子交换树脂、磁性离子树脂等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并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中的全氟化合物,开发了氟化胺化凝胶等高选择性的吸附材料。这一吸附材料不用对传统污水处理厂工艺做大的改变,而是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新型高效吸附材料,既能去除传统污染物,也可去除全氟化合物,降低了新污染物处理成本。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技术已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董战峰认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部分新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毒理学特征等方面,对于新污染物的污染源、迁移扩散、分布特征、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绿色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研发不足,缺少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和规范,风险管控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够完善。
“新污染物全过程防治包括对生产使用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彭应登说,近年来,我国主要围绕新污染物的源头禁限作了一些尝试,在源头绿色替代品开发中,有局部的技术突破。但新污染物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源头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研发较难,需要多部门跨领域协同防治;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技术研发不足,急需补齐。
“应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新污染物防治机制,建设专门的实验室与科研团队,协同推进全过程防治技术的研发。”彭应登强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新污染物治理被列为重点任务。该规划指出,要发展化学品高通量毒性测试和精细化暴露评估技术、化学品优先排序及分级分类、绿色替代合成技术、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分级分区与管控技术、新污染物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全过程防控技术等。
新污染物治理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相关科研成果的高质量转化对于新污染物治理的长期可持续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六溴环十二烷(HBCD)为例,HBCD是一种多溴代白色固体物质,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其大量长期累积可能增加致癌风险。作为HBCD的生产和加工使用大省,山东省在推进HBCD淘汰过程中科学制定方案,通过绿色先进的替代产品和工艺技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经过科学研究、试验认证,专家们发现甲基八溴醚和溴化SBS(溴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能有效替代HBCD,并且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环境风险低。因此原来使用HBCD生产保温板材的企业,仅需要简单调整工艺参数就能使用替代品进行生产。“如今这两类替代品的产能正在不断扩大,产销两旺。”山东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刘强说。
“促进治理新污染物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和应用,需要推进新污染物治理领域产政学研联动,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董战峰建议,可优先选择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建立新污染物防治技术创新平台,建立覆盖重点行业、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重点管理化学品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化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加强技术交流和成果应用转化;在绿色替代、清洁生产、新污染物与常规污染物协同控制、污水处理厂新污染物削减提标改造等方面,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工程试点示范并推广应用,促进相关行业绿色转型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